(独家)台积竹科6寸、8寸厂重生大计 自制秘密武器呼之欲出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英飞凌
DForum1021

(独家)台积竹科6寸、8寸厂重生大计 自制秘密武器呼之欲出

  • 陈玉娟台北

台积电传出将把3座8寸厂进行资源整合,投入自制EUV光罩护膜(Pellicle)领域。李建梁摄
台积电传出将把3座8寸厂进行资源整合,投入自制EUV光罩护膜(Pellicle)领域。李建梁摄

台积电日前宣布2年内逐步退出氮化镓(GaN)代工业务,位于竹科的6寸晶圆厂(Fab 2)相关产线,则会停止生产。此前,业界也盛传台积电的3座8寸厂(Fab 3/5/8)厂将进行整合,估会释出逾2~3成人力,调派至南科、高雄厂区支持,解决缺人问题,以及成本撙节与活化资产。

据半导体设备业者透露,针对重整后的6寸与8寸厂,台积电已有最新规划,前者暂定改建为面板级封装相关的CoPoS厂区,后者则是出乎意料,将正式投入自制EUV光罩护膜(Pellicle),不需再高度仰赖ASML等供应链。

这意味着,台积电可透过自身研发与生产能力,全面提升EUV先进制程良率,创造最低成本、最高效益的制程和产品,除了能再拉开与对手的差距,自制EUV Pellicle也为设备与材料供应链,带来新应用商机。

台积加速推进2纳米以下先进制程,与CoWoS等先进封装技术,2025年初以来,也持续调整与活化现有晶圆厂区,除将机器设备出售予世界先进与恩智浦(NXP)在新加坡成立的合资公司VSMC,总价预估介于7,100万~7,300万美元,接着也将竹科6寸厂与8寸厂进一步整并。

熟悉设备供应链业者表示,台积退出GaN市场,凸显中国低价战已对第三类半导体发展,造成极大竞争压力,6寸厂也将改建为先进封装厂,暂以CoPoS为主,而最受关注的就是竹科8寸厂大幅调整,其中,Fab 3将正式投入自制EUV Pellicle。

半导体设备业界人士则指出,台积过去10年来大举逐年扩大资本支出,重金挺进下时代先进制程节点,以拉开与对手群的差距,台积目的已实现,先进制程战局已是「一个人的武林」,但随之而来的,是摩尔定律也已面临物理极限。

尽管导入EUV设备能有所突破,但采购成本高昂,目前EUV设备约在1.5亿美元,最新的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High-NA EUV)设备价格则飙上3.5亿美元,且掌握在ASML手中。考量先进制程的成本大幅提高下,这也让台积电放缓High-NA EUV设备采购,同时评估其他可提升EUV制程良率、降低成本的路径。

其中,台积研发EUV Pellicle多年,盛传竹科3厂将正式投入自制EUV Pellicle,减少对ASML相关供应链的依赖,以自身研发与生产能力,全面提升EUV先进制程良率,创造最低成本、最高效益的制程和产品。

设备业者指出,EUV机台相较传统的深紫外光(DUV)设备,光罩及Pellicle等都须进一步调整,Pellicle一直是半导体制程中防止尘粒污染的关键保护机制。

进入EUV微影时代后,过去广泛使用的有机Pellicle,因无法兼具透光率与稳定性,已不适用,目前EUV制程大多采用「无pellicle」的光罩,导致必须频繁进行图样检查。一旦发现缺陷,不仅需修复或重制光罩,生产成本也大增并降低速度,也因此,包括ASML等半导体业者近年也投入EUV Pellicle研发,但由于技术难度高,尚未实现量产。

而台积电则已研发多年,评估EUV Pellicle对于7纳米以下制程生产效率与成本降低极为重要,因此近期决定正式加速自制计划。

熟悉半导体制程技术人士认为,相较于竞争对手仍高度依赖ASML的EUV设备推进先进制程技术,台积电自制EUV Pellicle,可将现有EUV制程再优化,拉升了生产良率与扩大产能,在成本结构上取得优势,且提升获利,进一步扩大与对手群的差距,

由于台积对于天价EUV新机设备的采购急迫性大减,此策略对于ASML恐怕不是好消息。不过,EUV Pellicle专利仍待进一步厘清确认,另对设备材料供应链而言,EUV Pellicle自制有机会带动新一代建置商机。

至截稿前,台积电发言体系并没有对于供应链说法的正式公开回应。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