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南京厂VEU授权遭撤销 三面向解读为何「虚惊一场」?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DevDaysAsia2025
electronicAsia 2025

台积南京厂VEU授权遭撤销 三面向解读为何「虚惊一场」?

  • 陈玉娟新竹

南京厂不管是维持现况或是选择退场,对现在的台积来说都影响甚微,图为创始人张忠谋前往南京厂数据照。台积电
南京厂不管是维持现况或是选择退场,对现在的台积来说都影响甚微,图为创始人张忠谋前往南京厂数据照。台积电

美国商务部继撤销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SK海力士(SK Hynix) 在中国取得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豁免许可后,台积电2日则主动宣布接获美国政府通知,南京厂的「验证后最终用途」(VEU)授权将于2025年12月31日撤销,营运不受影响。

半导体设备业者表示,台积南京厂以成熟制程16、28纳米为主,受到美中冲突加剧影响,近年已未有制程推进与扩产计划,且所使用的设备早已折旧完毕,不少是台湾厂区的二手设备移入,客户订单与获利相当稳定,单就1座南京厂区,2024全年、2025年上半获利表现,就高于不断建厂的中芯与华虹加总。

加上中国业者也受到美国禁令箝制,因此南京厂估计2年内,设备豁免许可取消所带来的影响甚微,未来竞局承压状况则观察中芯、华虹等成本与价格竞争力,以及国产设备替代进度而定。

台积南京厂的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豁免许可遭美国商务部撤销,引发业界关注。然由三面向来分析,应是虚惊一场。

首先,营运表现方面,据台积电先前释出的消息,自2015年决定到南京投资,由动土到进机只花费14个月的时间,投资30亿美元的南京厂,在2019年第3季、量产不到1年就转亏为盈,单季获利约人民币2.04亿元,2024年营收则已来到新台币690.35亿元,获利259.54亿元。

以台积电全年整体营收新台币2.89万亿元、获利1.17万亿元估算,南京厂比重分别仅约2.38%、2.21%。南京厂2025年上半获利维持高档,约为新台币144.84亿元,客户订单稳定,南京厂可说是稳稳「躺着赚」。

另以16/28纳米晶圆出货仅数十万片估算,占台积电2024全年1,290万片不到3%。而随着台积电7纳米以下高价先进制程占营收比重不断拉升,16纳米以下比重也逐年缩减中。目前28纳米晶圆价格约在2,000美元至3,000美元,而台积电3纳米、2纳米分别已达近2万美元、3万美元。

第二,台积电于2015年向投审会递件申请赴中国南京设立12寸厂,月产能2万片,2018年下半开始量产,2021年则宣布斥资800亿元,在南京厂增28纳米成熟制程产能,最高月产能可达4万片,2024年则确定取得VEU授权许可。

熟悉半导体供应链业者则表示,南京厂并未有16纳米以下制程推进与扩产计划,所使用的设备早已折旧完毕,不少是台湾厂区的二手设备,如28纳米即是由中科厂所移入,也就是说,目前并无先进制程设备采购需求,豁免许可对其意义不大,就看相关设备部分零组件与材料是否受限,目前来看中国、台湾等多国供应商不少,因此影响甚微。

第三,台积电无法采购美国先进制程设备,中国中芯、华虹更遭美国严格管控,目前主流制程节点也只停留在28纳米,再推进的代工成本高昂,因此,中国晶圆代工业者也占不到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 台积南京厂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中芯与华虹等,两大厂产能利用率都在8成以上,甚至达满载,但受到杀价抢单影响,财报表现平淡。

中芯2024全年营收为80亿美元(约新台币2,640亿元),但净利却只有4.93亿美元(约新台币162.6亿元),2025年上半营收44.56亿美元,净利只有3.2亿美元(新台币98亿元) 。

而华虹2024全年营收20.04亿美元,净利5,814万美元,2025年上半营收11.07亿美元,却亏损1,170.2万美元。也就是2024全年及2025年上半,中芯与华虹获利加总,都不及台积南京厂的获利成绩。

半导体供应链业者认为,目前中国加速半导体自主大计,先进制程推进受限,但在28纳米主流制程则是量能全开,估计2027年中国28纳米占全球比重将可达3成。

同时国产替代目标坚定,中国半导体设备业者如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与新凯来等也加速提升研发实力,在台积南京厂原地踏步下,取得政府补助扶植的中芯、华虹等设备折旧成本摊提逐步完成后,2、3年内竞争力应可明显提升,台积南京厂早晚也都将承压,尽管如是,就算维持现况或选择退场,对台积电整体营运影响甚微。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