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Book
|
科技網
未來車供應鏈
蘋果供應鏈
產業
區域
議題
觀點
每日椽真
報導總覽
商情
AI EXPO
Taiwan
SEMICON
Research
半導體
IC 製造
IC 設計
化合物 / 功率半導體
運算
電腦運算
伺服器
邊緣運算
HPC關鍵零組件
通訊與雲端
寬頻與無線
B5G及垂直應用
Cloud
未來車
CarTech
Ev Focus
車用零組件
顯示科技
顯示科技與應用
AI & IOT
智慧製造
智慧家庭
物聯網
AI Focus
行動裝置
行動裝置與應用
智慧穿戴
新興市場與產業
Green Tech
亞洲供應鏈
新興科技
其他
全球產業數據
Research Insights
Special Reports
Tech Forum
服務
到府簡報
顧問專案
分析師團隊
椽經閣
首頁
Colley & Friends
作者群
活動家
首頁
DIGITIMES 主辦
智慧應用
雲端 & 資安
產品 & 研發
AI & 創新
其他
影音
DIGITIMES Asia
Tech
Regions
Research
Opinions
Finance
Biz Focus
Event+
Multimedia
首頁
Colley & Friends
作者群
D Book
DIGITIMES
首頁
矽島.春秋
未來車供應鏈
蘋果供應鏈
產業九宮格
科技椽送門
展會
影音
科技網
首頁
未來車供應鏈
蘋果供應鏈
產業
區域
議題
觀點
每日椽真
報導總覽
商情
AI EXPO
Taiwan
SEMICON
Research
半導體
IC 製造
IC 設計
化合物 / 功率半導體
運算
電腦運算
伺服器
邊緣運算
HPC關鍵零組件
通訊與雲端
寬頻與無線
B5G及垂直應用
Cloud
未來車
CarTech
Ev Focus
車用零組件
顯示科技
顯示科技與應用
AI & IOT
智慧製造
智慧家庭
物聯網
AI Focus
行動裝置
行動裝置與應用
智慧穿戴
新興市場與產業
Green Tech
亞洲供應鏈
新興科技
其他
全球產業數據
Research Insights
Special Reports
Tech Forum
服務
到府簡報
顧問專案
分析師團隊
椽經閣
首頁
Colley & Friends
作者群
活動家
首頁
DIGITIMES 主辦
智慧應用
雲端 & 資安
產品 & 研發
AI & 創新
其他
影音
DIGITIMES Asia
Tech
Regions
Research
Opinions
Finance
Biz Focus
Event+
Multimedia
D Book
歐陽明
台大資工系教授
2019-12-30
分享
回家需要理由嗎?兼論台灣科技實力與人才養成
故事要從一張照片說起。前幾天我收到同學-成大副校長吳誠文寄來的照片,裡面有我的另幾位同學:中研院院士戴聿昌、前Intel資深副總暨實驗室執行總監王文漢、及麻省理工學院資深研究員楊穎青博士。
林一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
2019-12-27
分享
女性資通訊工程師
我指導過的博士畢業生中,4分之1為女性,比例雖然不是很漂亮,但我這群女性博士生的成就並不亞於男性。例如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副院長逄愛君,無論在研究或教育,都有優異的表現。
徐宏民
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2019-12-24
分享
智慧技術的躍競年代
NeurIPS (舊稱NIPS),為機器學習領域的頂尖會議(頂會),12月在溫哥華召開。不令人意外,在智慧技術的浪潮下,論文投稿以及參加人數持續創新高,大會還得啟動抽籤機制,來決定誰可以註冊參加會議,結果這個較偏理論的機器學習大會還是湧進了大約一萬三千人左右。參與其中,我們發現這也是智慧技術的躍競(Leap)時刻。
林一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
2019-12-20
分享
中國網軍之父:盛宣懷
2018及2019年台灣的選舉受到網軍運作及假消息散播的影響,引起大眾的注意。利用網軍這個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早在19世紀的中國大陸就發生。當時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盛宣懷(1844~1916)利用電報這項資通訊技術,打擊政敵胡雪巖(1823~1885),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過程令人拍案叫絕,在高陽的著作《紅頂商人》有生動的敘述。
吳誠文
成功大學副校長
2019-12-16
分享
多元化社會的挑戰:跨領域整合人才
也許有不少人覺得跨領域整合人才沒辦法在大學裡培育,因為教授一般都是一輩子鑽研一門學問,因此跨領域整合人才培育理應由社會需求端自己負起這個責任。但最近這幾年社會對人工智慧(AI)人才的需求暴增,台灣的大學沒有理由不好好思考,為我們社會迫切需要的跨領域整合人才,有更積極有效的作為與貢獻。
黃欽勇
DIGITIMES暨IC之音董事長
2019-12-06
分享
科技人遊北京:大江東去 燕雲風流人物
繼往開來,奠基於鑑往與知來。我沿著千年前「燕雲十六州」的千里故土,從舊中國漫想著科技人眼裡的數位新中國,腳踏實地,不安的靈魂似乎也在變動中覓得棲息處。
林一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
2019-12-06
分享
工程師都愛的萊娜小姐 究竟是誰?
近日進行物聯網(IoT)資安的研發,要以小封包安全的傳送圖檔。我們以萊娜圖檔(Lena Image)為測試,研發團隊每個成員都想英雄救美,安全的將萊娜這位美女護送到目的地。萊娜是誰?
詹益仁
乾坤科技技術長
2019-12-04
分享
從量子點到QNED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南韓電視產業
前陣子媒體大篇幅報導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投入大量資源,準備量產QD-OLED電視,也就是QD(quantum dot)加上organic LED;而更新的報導是三星宣布研發下一世代的QNED,也就是QD加上Nano LED。不久前我們才在為Mini LED、Micro LED的定義傷腦筋,現在又多了一個Nano LED,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徐宏民
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2019-12-03
分享
機械手臂與3D立體視覺
近年來協作型機械手臂大幅成長,人機協作也成了生產線的未來態勢。
林一平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
2019-12-02
分享
接電話的第一聲 「Hello」是怎麼來的?
資通訊服務要成為殺手級應用,必須讓用戶們很快學會使用,才能廣為流傳。我看過很多資通訊的應用非常有創意,但普羅大眾不知如何使用,因而失敗。行動數據最早期的殺手級應用是簡訊(short message),這個應用在台灣也要經過三年教育,教導大眾如何使用,才廣為接受。簡訊應用普及後,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也水到渠成,更演進到今日廣為民眾接受的Line、WeChat、Twitter等應用。
訂閱椽經閣電子報
新文章上刊時發送,提供您DIGITIMES專家及顧問群的最新觀點、見解。
IC之音
百年並不孤寂
AI時代的馬太效應
問題背後的問題、超越AI的答案
數據的掌握與定義
站在變局中心的台灣
更多科技行腳
推薦活動
太陽誘電高可靠性元件-Industrial & Automotive
硬體資安白皮書
熱門報導
Energy + Intelligence:AI競賽新指標
資通訊工程師的職涯思考
計算半導體(二):量子計算
AI的拉格朗日點
計算半導體(一):第一原理計算與機器學習
<<
97
98
99
100
101
>>
智慧應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