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百镜内战与「非美市场」野心 深圳两大展视角下的中国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MongoDB
Event

一场百镜内战与「非美市场」野心 深圳两大展视角下的中国

  • 舒能翊评析

2025年的深圳国际光电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与深圳国际半导体展(以下简称SEMI-e)于日前顺利落幕。由于中美贸易战交锋战火并未降温,中国产业链近期以来也愈发神秘而低调,但另一方面,中国仍以「自主化」为最重要产业战略核心,引发全球市场高度关注中国现今科技业界的变化。

DIGITIMES新闻团队不但首次以双语形式现场深入直击,也透过深圳两大展会的视角,观察到以下趋势。

2025年深圳光博会与深圳SEMI-e日前顺利落幕。舒能翊摄

2025年深圳光博会与深圳SEMI-e日前顺利落幕。舒能翊摄

百镜大战供应链内卷? 三大问题成考验

首先,2025年光博会在「智能眼镜」着墨甚深,尤其在中国业者歌尔光学、立讯、舜宇等摊位挤得水泄不通,欲体验各厂最新技术需经历重重关卡。台面上各厂所端出牛肉大同小异,但是品质却出现明显落差;在光波导技术方面,更是如此。

年初CES过后,「百镜大战」一词不断地在光学与消费电子领域被提起。其中,中国品牌与供应商更深陷战况最为胶着的部分。然而,在光博会实际走访大小厂商后,各业者说法泰半认为,智能眼镜仍有许多挑战,除了续航力、外型之外,终端使用者黏着度,是最大考验。

以供应链来说,许多品牌客户「明知山有虎,仍向虎山行」,需求与应用场景不够明确,但持续斥资推产品,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投资,进而推动下一代产品开发。

然而供应链业者也认爲,根本的设计、价格问题没有解决,需求难以激发,这是蛋鸡逻辑。即便第一代可以量产,但没有消费者愿意掏钱,投资商不愿让钱打水漂,品牌也无法开发下一代。甚至以目前与客户的沟通来说,能提供第二代、第三代产品设计者都还是少数。

智能眼镜商机2027爆发 光波导技术竞争先起跑

此外,智能眼镜商机不够明确的前提下,供应链在光波导技术的竞争却已起跑,业者不断技术突破,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试验场景。且中国产业的「狼性」,也迫使各厂先求有再求好,造成即便都称为光波导,然而效果却出现明显落差外,报价也持续下修。业者总结,即便抢先跑马圈地,但谁能成为最后赢家,都还是未知数。

歌尔、立讯、舜宇等都预期,2027年才可能迎来智能眼镜需求爆发,然中系业者坦承,早些年前预估的爆发点是2025年,未来是否还有可能出现变量,都很难说。

更令人忧心的是,如同消费型无人机、氮化镓(GaN)充电装置一般,广义的智能眼镜已经在「华强北」等电子商场以低价之姿涌现。对此,供应链与品牌厂在坚信品质与技术仍是后续发展基石之余,不免也忧心,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就已经进入「大量失血」。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已经杀成一片。舒能翊摄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已经杀成一片。舒能翊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光学产业从上到下都持续在智能眼镜领域竞争,但与此同时,中国光学业者也认为,台湾光学产业不论就技术或是与国际夥伴合作而言,都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尤其光波导方面,虽然台厂走得较慢,但也较稳,因此认为来自台湾的竞争实力不容小觑。

中国半导体欲攻「非美市场」 俄国、中东、东协出线

至于半导体部分,中国整体产业依旧维持「提升国产化」基调。

这也近一步带动包含雷射、智能制造、机器人在内的需求发展。面对大环境的压力,中国半导体产业除了依旧偏重成熟制程之外,也持续开发非美市场。

根据中国半导体业者说法,除了中国内需庞大之外,供应链业者也持续将半导体成品或是设备推向国际,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地尤为重点。此外,据DIGITIMES在展场的观察,国际参观者不少,但其中来自俄国的占比甚高。

据了解,由于随着俄罗斯遭到全球多国制裁,在金融、高科技产品、钢铁/化肥/木材、炼油设备、石油,甚至领空等多方面发展都受到影响。俄罗斯更面临遭到全球主要芯片供应国及供应商进行出口制裁,这导致俄罗斯坚定半导体自主的企图心,而这对于中国供应链来说,不失为一大机会。

东南亚部分,除了当地的人口红利有助于前往设厂之外,中国半导体供应链业者也普遍看准当地有意发展半导体自主,因此对于设备与技术转移有急迫需求。再加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除了与大部分东协国家一样具备地利位置优势、适合作为转口基地之外,当地的科技人才数量与技术,也是珍贵资源。

中系科技大厂除了内需市场外,也开始显现进攻「非美市场」的雄心。舒能翊摄

中系科技大厂除了内需市场外,也开始显现进攻「非美市场」的雄心。舒能翊摄

整体来说,今年的光博会与SEMI-e都可以看出中国光学与半导体自主供应链在持续「网内互打」的同时,也持续向国际扩张影响力,其中「非美市场」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