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大世平集团齐聚众大厂 共绘边缘AI平台应用新蓝图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Security Summit
DTtechmem

大联大世平集团齐聚众大厂 共绘边缘AI平台应用新蓝图

  • 台北讯

大联大控股旗下世平集团主办的「平台赋能未来,边缘AI智能论坛」中,邀请各产业领域专家,分享最新市场趋势与解决方案。世平
大联大控股旗下世平集团主办的「平台赋能未来,边缘AI智能论坛」中,邀请各产业领域专家,分享最新市场趋势与解决方案。世平

人工智能与边缘应用带来的产业变革,积极研发前瞻技术、推动产品应用落地成为掌握商机的必要策略,大联大控股旗下世平集团主办的「平台赋能未来,边缘AI智能论坛」中,邀请各产业领域专家,分享最新市场趋势与解决方案。

大联大控股副总林春杰在致词指出,世平集团深耕半导体产业45年,一路推动上下游产业创新,如今更以代理商角色连结供应链与落地应用。面对AI新时代,世平集团透过高效能运算与低功耗设计,协助客户实现技术量产与差异化竞争力。

AI、半导体与地缘政治  三重变局下台湾需打造差异化价值

DIGITIMES暨IC之音竹科广播电台黄钦勇董事长指出, AI正从创意走向推理,逐步取代文字与语言工作,挑战在于如何从既有答案中创造差异化价值;半导体仍是产业核心,台湾凭藉完整供应链与IC设计优势维持独特地位;而美国贸易战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正重塑全球供应链。

地缘政治上,美国重建制造业却受人口与基础不足制约,中国以「China for China」推动自给自足,台湾则在东亚扮演枢纽,日本、韩国与台湾才是真正「inside-out」产业国,新加坡则偏向外资驱动,欧洲与台湾互补。他强调未来应以「共同创造」推动共享生态,建立多元应变策略,强化国际合作与市场话语权,确保台湾在AI、半导体与地缘政治三重变局中持续发挥影响力。

生成式AI与小模型推动应用快速扩散,边缘AI正成为全球焦点。资策会软件技术研究院蒙以亨院长强调,AI发展需要生态系思维,硬件厂商与解决方案公司唯有合作才能落地创新。资策会软件技术研究院已全面转型,以AI为核心推动专案并建立产业合作模式。

蒙院长指出,边缘AI应用涵盖智能制造、物流、交通治理、零售与农业等场域,技术重点在于模型小型化、低功耗芯片、多传感器融合与云地协同。他最后表示,边缘AI是产业必然趋势,核心在于快速落地、降低部署门槛并确保可信与安全,资策会将持续协助产业共创AI生态,推动台湾在智能交通与智能制造领域领先发展。

边缘运算渐受产业重视,但也面临多种挑战。Intel Partner Solutions Architect陈怡孝表示,为协助产业克服瓶颈,Intel采取四大策略:聚焦制造、零售、交通等垂直领域需求;提供从Entry-level Edge到Data Center与Cloud的完整产品组合;透过与ODM/OEM、软件商与系统整合商合作让方案落地;并以全流程思维涵盖数据前处理到部署。

Intel并提出三大核心方案,包括AI Edge System提供正确选型与Benchmark工具;Edge AI Suite提供开源Reference Software 与Sample Apps,降低开发门槛;Open Edge Platform整合AI Library、管理框架与Microvisor Toolkit,加速部署并保留程序码价值。陈怡孝强调,Intel将以芯片、平台、软件与生态系的全面布局,加速合作夥伴完成AI解决方案开发,推动边缘AI的高效落地。

AI时代核心动能  AMD、Broadcom、Micron建构算力生态蓝图

AI快速发展,端到端解决方案成为产业焦点。AMD Sr. Manager张尧竣指出,信任是AI生态的核心,AMD以合作、准时交付、开放生态与完整产品组合建立信任。AMD布局涵盖 Cloud、Edge、Client三层:云端以MI系列GPU持续推进,效能每代提升2.6至3.5倍,推论性价比成长逾三倍;边缘已于2025年7月推出Radeon AI Pro R9700[E陈4] [S李5] ,支持多卡扩充与中大型模型推论;终端则有Ryzen AI Max APU与Ryzen AI Pro GPU,提供个人化与专业AI运算。

软件层面,ROCm 7支持更多框架与演算法,并透过开源策略降低开发门槛。应用案例涵盖虚拟试衣间、影像去背、老照片复原、实时口译与模块化AI Pipeline,展现多元价值。张尧竣指出,AMD结合CPU、GPU、NPU、FPGA与开放生态,目标是让每位AI使用者都能在Cloud、Edge、Client享有最佳体验,成为推动端到端AI的关键力量。

网络通讯已成为AI关键基础建设,Broadcom Taiwan Country Manager陈奎亦指出,AI架构扩展模式分为单一服务器内多GPU的Scale-up,以及跨数据中心大型Cluster的Scale-out,挑战在于如何高效整合算力与存储器。

Broadcom提出三大核心方案:Tomahawk Ultra,低延迟250ns、高带宽51.2Tbps,适合GPU短信息交换;Tomahawk VI,单芯片支持102Tbps,可串接128K GPU并具备智能路由;Jericho IV,每Port 800G、可聚合3.2Tbps,支持跨数据中心互联与全封包加密,并具线上存储器存取功能。

陈奎亦强调,过去技术碎片化造成平台割裂,Broadcom推动以成熟的Ethernet作为统一标准,并已开放至OCP推广。总结而言,Broadcom将以高带宽、低延迟、安全与开放标准,提供从单Node到跨数据中心的完整方案,成为推动全球AI扩展的关键力量。AI新时代,加速智能化发展

随着AI全面普及,自驾车、医疗、智能制造到个人工作场景皆快速导入智能应用。Micron Sr. Manager林文斌表示,Micron全球拥有11座制造基地、13个实验室与完整业务布局,可提供涵盖数据中心到边缘的解决方案。

核心产品包括比同业省电30%的HBM3E、DDR5/MRDIMM、GDDR6/X、LPDDR5X与LPCAMM2低功耗存储器、CXL CZ120扩展方案,以及6500 ION与9550 SSD高效能存储,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IoT与5G等领域。应用案例涵盖智能制造存储需求倍增、GPU级医疗影像运算、TB级智能监控与高耐用5G模块。

林文斌强调,生成式AI与高分辨率影像识别对存储器需求激增,再加上多核心架构对带宽的挑战,必须以新时代技术突破。他总结,Micron将以完整产品组合支撑数据中心到边缘的AI部署,加速智能化发展,成为全场域存储器与存储的领导者。

边缘智能×平台赋能  多元方案加速AI落地

除了专题演讲,此次论坛也邀请多位专家,分别聚焦于「边缘智能」与「平台赋能」两大主题。在「边缘智能」专题中,KIOXIA介绍生成式 AI 浪潮下企业如何运用快闪存储器与存储技术,为数据密集应用打造高效能基础;onsemi则以AI服务器为例,剖析PC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的演进与市场趋势;Vishay进一步延伸至电源元件创新,探讨如何藉由高效率元件设计支撑未来 AI 服务器庞大的电力需求; Nexperia带来 AI 对终端应用的冲击观察,并介绍其产品组合如何因应快速变动的市场。

在「平台赋能」专题中,NXP分享在IIoT领域的前瞻方案,展现智能平台如何预见未来场景需求并提升系统弹性;新唐科技说明如何让AI开发像MCU一样好上手,降低门槛并加速生态系扩展。OMNIVISION带来AI边缘运算下的CMOS传感解决方案,聚焦低功耗/高动态范围传感与边缘影像处理在智能终端的价值;最后由MemryX分享如何让 Edge AI导入变得轻而易举,强调专用推论加速与软硬整合工具如何缩短从 PoC 到量产的时程,并在多模型、低延迟与能效之间取得平衡。

「平台赋能未来,边缘AI智能论坛」不仅展现全球大厂的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也勾勒出台湾产业链在AI与边缘应用上的机会与挑战。世平集团致力于串联上下游产业夥伴,共同打造坚实的AI生态系。未来,世平集团将持续秉持「共创共好」的精神,持续深化跨域合作、加速生态建构,让创新真正落地,为智能化发展注入长远动能,并巩固台湾在全球新一波科技竞局中的关键地位,进而为全球智能化发展贡献长远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