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源科技以技术为本 创新驱动布局全球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DTsupplychain
Event

亚源科技以技术为本 创新驱动布局全球

  • 周建勳台北

亚源科技越南新厂10月底即将开幕。亚源

亚源科技越南新厂10月底即将开幕。亚源

全球电源供应与新能源产业激烈竞争,亚源科技(Asian Power Devices;APD)以坚实的创新研发实力与独特的组织文化,稳居台湾电源产业前段班。面对产业升级、国际市场扩张与营运规模成长等多重挑战,亚源以高效团队创新驱动组织进化,巩固持续竞争优势,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高效团队深厚技术  启动全球布局

亚源集团自1994年成立以来,即承袭董事长1978年创立飞瑞(Phoenixtec Power)奠定的深厚技术基础与产业资源。飞瑞在UPS电源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亚源集团的创立提供坚实的研发团队与产业经验。2007年,飞瑞被美国电源大厂伊顿(Eaton)收购,亚源以自主品牌重启,迅速成为台湾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市场支柱,客户涵盖全球知名电子代工大厂,例如电子五哥与医疗设备企业。

随着产业环境变迁,亚源集团近年开启新能源产业布局,推出太阳光电逆变器(PV inverter)产品线,旗下品牌新望(PrimeVOLT)深耕台湾市场,以技术品质奠定市场领先地位。集团在中国成立的盛能杰(Senergy),提供定制化逆变器与储能解决方案并逐步有序的朝全球重点布局经营。

500名研发勤创新  驱动竞争优势

亚源目前员工约3,500人,其中有500名专注研发,显现集团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集团于汐止、桃园、深圳三地设有研发中心并持续在越南、深圳等地扩建生产基地,形成横跨亚洲的研发与制造网络。此一庞大的研发团队,不仅为亚源带来强大的产品创新能量,也支撑其在电源供应器与太阳光电逆变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其中,新望凭藉深厚技术与市场口碑,目前已经成为台湾太阳光电逆变器产品的标竿,屡获能源署「优质太阳光电产品金能奖」肯定;盛能杰则以定制化优势与灵活解决方案,成功在中国与海外市场拓展业务。

以技术为本  没有标竿的经营哲学

现任总经理蔡嘉明拥有超过10年以上的电源产品研发与跨国管理经验。蔡嘉明历经飞瑞、伊顿等多家国际电源企业,累积深厚的产业视野与管理实践经验。她强调,亚源以技术为本、创新驱动,专注ODM经营,发展有利可图的经营模式,从差异化中赚取利润,不参与OEM与自有品牌竞赛,避免与客户形成竞合关系。

领导风格上,蔡嘉明在亲和中展现自信,决策特质果断但严谨。她强调「没有标竿」的经营哲学,认为亚源应以技术导向为核心,持续优化良好的组织结构与营运流程;不管在台湾或大陆的事业,都要变成价值企业永续经营。

蔡嘉明强调,价值企业要有良好结构,同事从工作中应可获得价值与专属技能;有缘一起工作就是缘分,她的经营没有高大上的目标宣示,但求务实美好把企业经营得幸福永续有价值。这种自主与坚持,正为亚源集团建立起独特的竞争定位。

亚源越南新厂自动化产线, 提升生产效率。亚源

亚源越南新厂自动化产线, 提升生产效率。亚源

组织文化单纯  注入灵魂与凝聚力

亚源集团强调企业在最适规模,持续稳定经营最不复杂,同时,从上到下技术导向,工作单纯没有派系斗争,蔡嘉明自信的笑说,「复杂的人来到亚源工作,发现想太多太复杂根本起不了作用,过不久就变单纯」。正如加拿大学者亨利・明兹伯格(Henry Mintzberg)所言:「没有明显文化的组织,就像没有明显个性的人,对外多半呈现出骨肉胜过心灵的成分。」亚源集团以其鲜明的组织文化,正为企业注入灵魂与凝聚力。

集团鼓励员工满足客户定制化要求,主动发掘问题、提出创新方案,透过跨部门合作推动产品研发与流程优化,这种开放与信任的氛围,促使团队始终能快速回应市场变局,持续保持高效运作;重视人才培育与知识传承,目前与云科、台科,甚至越南当地大学都有产学合作,致力将产业经验与技术能力内化为组织核心竞争力。

用人唯才离职率低  缺工问题不大

缺工是当前所有科技大厂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在亚源问题不大。蔡嘉明指出,大陆亚源的事业因为产业非资本密集加上经营很努力且都导人自动化,深圳离职率2-3%。她认为,人员流动率低主要与薪资待遇福利比较好有关,好到连新普也吃惊;不过台湾工科人才不好找,产业特性致集团人力偏老化,将来越南厂可能会碰到相同问题,将预做部署因应。

不管缺工状况如何,亚源用人唯才,蔡嘉明说,新望从以前公司过来的老同事不少,这在两岸现况看来更显不易。她认为主要就是老板亲和授权、企业在最适规模持稳经营,工作环境不复杂带来的魅力。

国际布局策略更新  目标打世界盃

面对中国市场竞争白热化,亚源集团积极进行国际布局,将发展重心从中国扩展至全球。盛能杰以中国为基础,逐步拓展海外业务,并针对各地市场需求调整服务模式。集团新建的越南厂预计2025年10月底开幕、深圳厂2026年第1季乔迁并扩大产能,既可因应当前任务环境演化需要,更有助亚源全球供应链再优化。其中,亚源策略跟随电子五哥到越南设厂,目标就为产品销往美国布局。

蔡嘉明指出,目前越南新厂与将来的深圳厂都先只生产power supply。其中,亚源深圳新厂规划为智能工厂(Smart Factory),导入工业4.0基础的自动化设备,已取得智能制造3级认证。做为制造中心对今后集团的能力建立、AI技术发展与自动化,游刃有余。

在国际市场开拓过程,亚源秉持「技术取胜、专业经营」原则,透过高质产品与定制化服务,稳健拓展全球客户网络。集团目前两大BUs将持续在选定的策略市场持续精进产品与服务,同时加强产业链结与技术交流提升全球竞争力,「目标不只在台湾,还要打亚洲盃、世界盃」。

看好营运前景  稳健调升营收目标

目前,亚源集团营运规模约新台币100亿元,蔡嘉明认为,这规模有利于管理效率与企业氛围,既能维持获利,同时可以灵活应对市场波动。她坦言,疫后供应链变动与产业景气影响,加上川普(Donald Trump)2.0效应,使经营环境更趋复杂,但集团仍以稳健步伐持续扩张。

展望未来,蔡嘉明表示将在既有资源基础上带领业绩攀升,看好集团前景,设定未来营收目标,上看150-300亿元;同时,将在适切时机提出上市计划,尤其,大陆事业因有员工入股,上市承诺将在企业与员工双赢前提下,力求实践。

亚源科技电源深具市场竞争力。亚源

亚源科技电源深具市场竞争力。亚源

持续创新  高效团队注入美丽颜色

为实现持续成长,今后将持续投入年营收8-10%深化研发与布局,强化策略合作以共同研发结合资源抗衡中国卷得太厉害的市场;面对产业数码转型与绿色能源浪潮带来的机遇,亚源将以业内「独一无二」的台商优势身份,串联非红供应链以取得竞争优势,拓展多元服务。

亚源集团「具有自己独特的做事方式,这使他们能创造出一种打动人心的组织文化,为他们的组织结构注入灵魂,就像用染料在清澄的液体中注入美丽的颜色」。很明显的,亚源集团正是Henry Mintzberg笔下的高效团队。更多信息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