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2充电成为新主流 WPC磁吸无线充电标准快速演进
安富利(Avnet)与DIGITIMES携手合作,于2025年10月16日在台北喜来登大饭店举办「2025无线充电技术研讨会」,揭开一系列快速发展的产业趋势。这场为期一整天的研讨会,延续以往的传统,邀请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设备制造商与技术夥伴共同参与,携手打造更安全、更高效、且效率提升与美好的使用者体验的无线充电产品。
WPC无线充电联盟董事会副主席Tony Francesca先生在开场致词中,欢迎与会嘉宾并介绍WPC如何推动无线充电技术普及,迈向新的主流。他指出,Qi无线充电标准至今在全球出货量已突破50亿台,充分展现 WPC 在推动更安全、更具互通性与标准化应用方面的领导地位。
他进一步说明,WPC正加速标准规范的发布周期,创造更多商机与创新契机。自2023年11月推出Qi v2.0(品牌命名为Qi 2)后,WPC又于2025 年7月发布Qi v2.2.1,支持25W高速充电,并持续扩展Qi2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Qi 2透过磁吸设计,不仅能实现更快速的无线充电,亦能提升效率与便利性。
Tony强调,Qi2受到消费者高度肯定,用户满意度达 88%。除了Qi 2之外,WPC亦积极推动包括Ki无线厨房等新领域,扩展无线供电的多元应用场景。他并指出,WPC通过严格的认证与执行机制,持续推动更可靠且更安全的无线充电生态系。
在Tony Francesca之后,WPC大中华区市场与会员关系总监余爽(Shuang Yu)女士透过网络视讯分享最新的Qi 2发展情况。她指出,随着Qi 2获得市场的高度正面回馈,WPC进一步推出「Qi 2 Ready」,使具备Qi 认证的EPP手机能搭配通过认证的MCPE手机充电壳,提供完全符合Qi 2标准的使用体验。
第三方产业预测显示,到2029年,Qi认证产品将占全球无线充电设备出货量的90%以上。自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2,000 款Qi 2产品通过认证,显示市场采用速度远超预期,整体生态系亦持续扩张。2025年,WPC也正式发布Ki无线厨房v1.02标准,将无线供电技术进一步拓展至家用电器领域。
NXP展现车载Qi 2实力 提供25瓦充电功能并整合数据通讯技术
NXP的开场由产品经理Jan Horak先生谈汽车市场上Qi 2红火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他看好Qi 2无线充电技术的快速普及的市场效益,并预估到2034年后有6成的汽车都会配备无线充电装置,目前主流是支持15瓦的无线充电,但是各家车厂以鸭子划水般的努力,竞逐于25瓦甚至50瓦充电的升级体验,预计两到三年间就可以看到50瓦的无线充电;就NXP的产品策略来看,首先是支持iPhone25瓦的MPP充电功能,而且支持双手机充电(Dual chargers),新的功能更将从前座扩充到后座的无线充电。
NXP将旗下WCH模块同时具备连接车用数据界面做为智能数据存取与控制的功能,这包括整合系列的CAN、NFC通讯技术与AUTOSAR软件架构,皆以强化车用市场所强调包括身份认证安全性与功能性安全性的支持,以及启动智能车内空调做为温度自动调控的智能应用之需,另外NXP除了手机品牌大厂的支持之外,特别针对中国的手机如OPPO、小米与华为的支持也相继完成,兼顾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另外,在TURN KEY SOLUTION上提供不同规格组合与一站式芯片组解决方案,大举舒缓产品开发商TIME TO MARKET的时间压力与上市挑战。
ST强调多样化、方便性解决方案 打造精致的使用者体验
意法半导体(ST)的简报由FAE课长Vincent Chou上台,ST的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性电子装置上有强大的市场占有率,打造简便易用的使用者体验,并大举攻城掠地应对工业上的新兴市场,举凡无人机、扫地机器人、POS系统,在工业用的高功率系统与智能医疗装置都有庞大的应用范例。
其芯片产品主要提供Tx与Rx的系列产品线,分别区分5、15与30瓦三种充电功率,当中30瓦的芯片规格,也就是15到30瓦的充电规格,则特别使用ST Super Charge (STSC)特有专属的技术协定,这些各擅胜场的芯片组合,满足不同应用的独特需求。为了加速产品设计开发团队的技术支持,ST提供STEVAL硬件开发板做为设计开发与验证的支持,软件上也提供STCHARGE Wireless Power Studio工具做为辅助。
产品面的介绍包括ST目前支持Qi 2.1 Rx MPP/EPP的STWLC89JRO,以及Rx EPP/BPP规格STWLC38JRM,再加上智能手表用的Tx芯片STWBC86JR,还有工业装置用的Tx支持EPP规格芯片STWBC2-HP等系列产品线,ST透过不同的产品组合,弹性搭配MPP加上EPP的规格,支持客户展示多样化的应用风貌。
伏达半导体的多样化解决方案引领市场扩充的捷径
伏达半导体(NuVolta)销售经理林瑞祥谈该公司的无线充电技术在磁吸式(MPP)规格的创新与突破,他介绍提供手机与穿戴式产品的WPC无线充电的Tx与Rx的SoC芯片解决方案,并同时开发有线充电的快充应用与电源管理的产品,以提供客户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指标性客户群除了小米、华为、OPPO、VIVO等手机的50瓦快充芯片解决方案外,已经扩展到重要国际品牌手机的应用与支持,另外在中国红火的电动车市场上,NuVolta在50瓦充电技术的高速芯片的加持下,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目前伏达半导体在MPP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的开发已经有三年,完整涵盖MPP最新的Qi 2.2规格与应用,还追加支持MPP移动电源解决方案,满足大陆与台湾供应链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林瑞祥强调对于想要踏入MPP规格的新厂商,为了避免因为经验少而走了不必要的设计上的冤枉路,NuVolta特别准备完整的技术支持与开发工具给新产品设计的团队,协助解决客户在工程设计上的挑战,透过快速通过Qi标准认证的支持,NuVolta靠移动力来增加竞争力。
易冲半导体产品线完整 穿戴式装置市场前景看涨
易冲半导体(ConvenientPower)高级商务经理卢燕陵小姐的简报聚焦于无线充电MPP控制器解决方案,易冲半导体的SoC与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以手机与平板电脑、电脑周边配件、穿戴装置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线,以及车用的两大类的应用并在大陆市场上成功的创造重要的营收与良好的信誉与口碑,产品在充电功率上的布局来看,从5W到80W都一应俱全的完整规格而掌握无线充电蓬勃的商机。
易冲半导体的MPP的规格与三合一等充电装置在Apple Store的专属无线充电的配件装置有相当大的斩获,对于线圈的设计以及包括智能手表、TWS蓝牙耳机等穿戴式产品的无线充电的产品有着重要的斩获,另外,易冲半导体的设计有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提供从磁铁、线圈到PCBA主板与多对一的产品组合,方便客户端不同的需求与功能调整,另外对于车用市场的充电产品强调包括50W车用快充的产品设计,也支持与国际MCU品牌的对接,积极拥抱磁吸充电与更多MPP相关装置的无线充电商机。
佳邦科技专精Qi 2线圈定制化设计服务 有效应对发热的技术应对
下午场次率先由佳邦科技(INPAQ Technology)上场,现场简报由RF1-WPC研发部门资深经理
洪硕国(Sogo Hong)执行分享,他提及Qi 2产品设计产品有异于Qi 1时期,有标准品可参照的差异性及LQK参数与Boundary的重要性,该公司过去曾经于2019设计全球最薄的RX线圈作为电竞鼠标充电设计并取得Qi认证,进而取得芯片大厂置入IC Datasheet设计参考,并在车规三线圈设计与IC及客户共同开发,取得专利与破除充电盲区限制、且获得国际IC大厂的信赖,双方签定合作备忘录。
在Qi 1.X标准版本中,TX线圈都有标准型号可作参考,但在Qi 2 MPP的线圈则需要考量装置外观尺寸、磁铁规格、结构、耦合系数、线圈品质因素等以及功率损耗规范,没有标准品可作设计参考,当中整体的LQK被视为重要的挑战因素,将直接造成Qi 2取得认证与否的关键指标。
虽然芯片商提供韧体参数调整来符合Qi 2功率规格的要求,但硬件的设计选用及线圈的品质优劣,在在影响量产后的品质稳定度及可靠度,所以一个以优化的线圈与硬件设计来解决认证、效能、EMI、功率等议题,让量产良率提升与保证,佳邦科技提供完善的研发评估、设计、制造、认证、售后服务等全方位资源,陪同客户创造优质、差异化、具竞争力的无线充电方案,以作为无线充电的可靠坚实夥伴。
Intertek提供完整服务协助客户取得Qi 2的产品认证
天祥公证行(Intertek Hong Kong)的资深产品经理林志豪(Chiho Lam)的简报主要聚焦于Qi V2.2.1规范的认证流程,这个版本将MPP装置的无线充电功率提高至25瓦,其新增了新功能包括Power Modes电源模式、Gain Linearization、Mated Q FOD、MPLA2 FOD、FOD Delta P-Loss calibration、Thermal management,他提醒这些测试过程中充电的温度不得超过48°C。
由于必须成为WPC会员后才能参加Qi认证测试,区分为有投票权的常规会员(费用30,000美元)与无投票权的应用会员(费用18,000美元)两种,而每件产品测试要交注册费是750美元,若是基本相似的产品则交250美元注册费。测试所需要缴交的受测样本数量PTx约5台,而PRx要有7台数量才能完成,由于线圈要测试LQK值,所以需要准备有引线的线圈并从PCB上断开,然后连接到100 mm的引出线, 并连接到SMA母连接器的样品,Intertek能够协助客户从容应对Qi 2标准认证测试。
Nok9展示Qi v2.2版本与未来新的应用趋势
WPC认证的检测设备制造商Nok9的简报由亚太区CEO罗炅凌(James Lo)先生担纲,他归纳几个主要重点,首先是目前通过的标准是Qi v2.2.1,而2026年初会立即更新到Qi v2.3的规格,内容是更新一些局部的新功能,但是可能2027年将预计推出50瓦的MPP规格,从功率成长来看足足成长100%,可以预见的会有相当大的技术上的挑战。
另外一个众所瞩目的问题就是MPP 低频充电的规格,由于智能手表体积小,线圈体积势必会愈来愈小,同时这会需要愈来愈高的充电频率,测试的难度也水涨船高,而且大陆地区不接受360 KHz的频率的充电规格,手机品牌大厂之间的技术角力让后续发展仍值得观察。
Nok9在15年来协助WPC会员包括规格制定、讨论、提出测试方法,以及提供测试数据,有着重要的贡献,Nok9主要测试产品线包含BASE、CATS、EVA与RERX的系列检测设备之外,也是第一个提供Ki测试设备与订定私有协议的技术规格、测试检验技术的服务;目前MPP的认证测试约有1,500个案件是由Nok9的仪器完成,约占92%,再者,Nok9也提出AI应用来提供客户测试与设计除错的建议,加上OneStone的测试参数上传云端网络服务,满足市场对于无线充电功能产品的殷切期盼。
安富利无线充电实验室提供Pre-test服务携手供应链迎接Qi 2时代的快速发展
新加坡商安富利(Avnet)持续深耕无线充电领域,透过自建的「无线充电实验室」提供Qi认证前(Pre-test)服务,协助客户在产品开发初期就能掌握最新标准,缩短认证时程,加速产品上市。
在无线充电研讨会中,安富利亚洲资深产品行销经理杨士纬先生以「MPP无线充电的最新发展趋势」为题发表演讲,指出随着真无线蓝牙耳机、智能眼镜等穿戴式装置的快速崛起,无线充电市场正迎来新一波成长动能。
支持MPP(Magnetic Power Profile)规格的Qi 2装置将成为市场主流,带动产业链快速扩张。
杨士纬先生也提到,虽然目前360 kHz充电技术在中国市场仍有杂音,但随着MPP充电频率标准的持续开放与讨论,Qi 2的市场前景更趋明朗,发展潜力可期。
目前全球共有9家Qi认证实验室(ATL),台湾在GRL Taiwan正式设立后,已具备本地化的认证能力。安富利更与GRL Taiwan 及 Intertek Hong Kong建立策略合作关系,透过一站式服务模式,让客户只需透过 安富利无线充电实验室,即可快速、顺利地取得Qi认证,大幅节省测试与开发时间。
随着Qi 2标准的持续演进,测试项目与技术要求也日益严苛,例如LQK线圈规格与磁力拉力测试等项目,都大幅提升了研发与验证的挑战。
安富利无线充电实验室拥有全亚洲最新、最完整的测试设备,并代理超过20条无线充电产品线,具备丰富的实务经验与技术整合能力。从开案初期的规格讨论、方案推荐,到产品验证与量产支持,安富利团队都能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无论是想导入Qi 2无线充电技术,或寻求产品测试、设计支持,选择安富利,将是迈向成功的最佳夥伴。
Qi 2的标准让手机与未来的移动设备可以完全摆脱接线的羁绊
杨士纬随后主持技术座谈会做为压轴,邀请Nok9罗炅凌(James Lo)先生、易冲半导体卢燕陵小姐与伏达半导体林瑞祥一起针对无线充电的市场机会做一分析,主要的信息首先是Qi 2的标准可以让未来的移动设备完全摆脱接线的羁绊,而实际的转捩点取决于无线充电接续发展高功率到50瓦甚至100瓦充电技术Qi标准的到来,这个发展将会成为各大手机大厂对规格与时程协调的重要场域。
来自中国的芯片商分析,目前中国主流的手机纷纷以80瓦充电为重要卖点,但是都属于私有协议为主,所以下一阶段低频MPP的50瓦充电将成为中国无线充电标准做为整合的重要步骤,还有大家关心的智能手表、无线耳机与未来的智能眼镜等AI驱动的小型画消费性电子装置的支持,势必牵动MPP的低频充电与360 KHz等高频率充电的使用问题,也将成为全球大厂间的技术竞逐的重要技术焦点。
座谈会来宾对于车用无线充电的机会与挑战的议题,由于台湾厂商与欧美、日本的车用供应链关系紧密,透过中国芯片商获得产品差异化的应用,将可以做为协助欧美的车厂进军中国汽车市场的机会,并同步激励与加速日本市场在MPP应用的机会上,成为台厂一个重要的商机,尤其未来车用50瓦MPP无线充电的机会刚好成为台湾车用配件供应商下一个重要聚焦的好机会,对台湾供应链市场的都有相当的利多机会。
杨士纬乐观看待Qi 2的MPP规格成为全球系列新手机与AI驱动消费性电子产品的重要卖点,安富利也将持续以完整的产品线布局,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测试服务的实力,积极协助台湾电子供应链全面性掌握Qi无线充电技术的大步跃昇。
(本文中所有照片均由Avnet活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