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最新研究:亚太区加速AI应用采用 AI取代工作方面 企业仍存疑
F5最新亚太区消费者对AI采用的研究发现,亚太区消费者正面临「AI悖论」的矛盾心情。一方便接受这项技术提升生产力和效率的潜力,但对隐私风险、诈欺疑虑及就业冲击等问题,对AI的信任度存有疑虑。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亚太区消费者对AI的看法和态度。
『 2025 AI 悖论:洞察亚太区域消费者观点』的研究,针对亚太地区9个国家消费者进行调查,揭示了影响AI信任度的五大矛盾因素:一、赋能与控制 : 消费者对AI的潜力感到兴奋,但要求透明度和治理机制才能控管他们的数据和使用体验。二、技术精进与怀疑态度 : 尽管科技普及率很高,但消费者仍然对AI的可靠性和道德讽险抱持怀疑。
三、效率提升与就业不安 : 虽然AI可以提升效率,但消费者普遍担心工作会被取代。四、创新动能与环境议题 : 消费者认知到AI的创新潜力,但担心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五、进步与责任 : 消费者期待企业在导入AI时能秉持公平、安全与负责任的原则。
F5亚太区资深技术长Mohan Veloo表示,这项研究凸显了亚太区在AI采用上出现明显的信任缺口。消费者认知到AI带来的优势,但对安全风险、道德使用及对就业和社会的长期影响,仍保持审慎的态度。企业必须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将透明度、治理和安全融入到每一项AI驱动的体验中。若缺乏信任,AI的采用将会停滞,也无法发挥驱动创新与效率的真正潜力。
研究同时发现,个人和职场间的AI体验存在明显落差。许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体验AI带来的效率提升,但这些效益尚未在工作场充分发挥。这显示企业在导入AI时,需要专注于AI与工作流程中的整合,并提供员工所需的培训和资源,使其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AI。
Veloo进一步指出,为了使AI实现真正的商业价值,企业必须确保无缝整合到现有的数码基础架构中,同时确保大规模运作的安全性和性能表现。
在F5,协助企业安全地部署AI的应用,防范深度伪造欺诈等AI驱动的威胁,并确保AI解决方案在多云环境中稳定运作。透过应对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挑战,我们协助企业在不牺牲信任的前提下,在多云环境下释放AI潜能。
研究报告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点,亚洲地区对AI的认知度极高、AI在职场应用尚未充分发挥最大的潜能、安全风险加剧信任疑虑。亚太区已成为诈欺热点,2024年新加坡、泰国和印尼的诈欺率大幅飙升。
尤其是AI驱动的诈欺行为对消费者信任造成严重的冲击;2024年,亚太区的深度伪造诈欺激增194%,身份诈欺增加121%。随着AI的普及,企业必须强化网安防护,同时扩展AI解决方案,以建立消费者的信任。
就业焦虑阻碍了AI的接受度,亚太各地区差异明显:在亚太区,对自动化取代工作的担忧,是影响消费者接受AI的一大因素。然而,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印度和新加坡的焦虑感最高,有 97% 的消费者对AI取代他们的工作感到有些担忧。反观日本,只有 57% 的日本消费者略微担心,而 30% 的消费者则完全不担心,两区域形成强烈的对比。
AI速度快,但信任仍需人的接触:亚太区消费者认同AI在效率导向任务上的优势,近半数消费者更喜欢使用AI来完成客户支持(47.9%)和个人购物(45.6%)等需要效率的事物。
在数据导向决策方面,消费者也信赖AI驱动的洞察力,愿意在医疗保健(40.1%)和财务建议(39.2%)领域所提供的AI服务。然而,在牵涉到情感和感官体验情境方面,仍倾向人际互动,如食物准备(32.2%)和情感支持(26.6%)方面,显示同理心和个人接触是AI难以取代的价值。
AI的环境足迹引发永续性担忧:AI的快速发展也让创新与资源消耗上,带来平衡的挑战。预计到2028 年,AI的普及将使亚太区的数据中心容量将倍增。因此,大多数亚太区消费者(53.8%)认为,即使AI带来显着效益,也要致力于同步降低资源消耗。这显示企业必须加速导入节能AI模型、永续运算架构与绿色数据中心,确保技术发展与永续责任并行。
Twimbit创始人兼CEOManoj Menon表示,这项研究清楚地显示,消费者希望效率与人性之间取得平衡,他们乐于使用AI提升交易互动中的效率和速度,但仍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复杂的决策。
在AI时代取得成功的企业,必须能够策略性地将AI能力与人类专业知识相结合,打造富有同理心的用户体验。透过解决安全问题、建构透明的AI系统,并在自动化与人际连结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企业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任,全面释放AI在亚太区市场的变革潜力。
Twimbit于2025年代表F5进行这项研究,以了解亚太区消费者对AI的观点和态度。调查对象来自9个主要市场: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印尼、日本、韩国、新西兰、新加坡和台湾,共900名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