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税战互咬 芯片供应链5月陷砍单乱流
美国川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新核战」,大刀已砍向全球电子产业链。而中国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反制措施,也未见到减弱的力道。
供应链人士透露,美中关税战互咬的态势下,终端品牌厂已经有「停止出货」迹象,虽然部分业者认为,可以转往其他市场销售,但对手也都全面涌入的态势下,销售状况难以弥补美国市场缺口。
甚至,竞局加剧可能造成杀价抢市,相关供应链业者在台湾、东南亚等厂区产能,目前正开始缩减,避免库存失衡。
此减单修正情势,更是正由下游扩散至上游,后续半导体供应体系可能最快在5月份,会开始笼罩在砍单阴霾之中。
业者表示,科技大厂除了零组件之外,也开始调整对半导体芯片的采购量。
以PC相关的NB、桌上型电脑用各类芯片来看,英特尔(Intel)、超微(AMD)与NVIDIA首当其冲,冲刺NB市场的联发科、高通(Qualcomm)恐也出师不利,另如瑞昱、联咏、祥硕等众多台系IC设计公司,也将陆续接获下游客户砍单。
后续的连锁效应,就会蔓延到台积电为首的上游晶圆代工、日月光集团的封测代工体系,估计5、6月也会开始受到影响。
供应链业者指出,美国发动关税大战,美系科技大厂需求必然受创。
苹果(Apple)、NVIDIA最为严重,英特尔、超微、博通(Broadcom)、高通等所有芯片大厂难以幸免,甚至是客户遍布全球的杜邦(DuPont)、3M等化学材料大厂等。
对于这些科技公司来说,尽管避开重税的中国市场,但其他客户供应链组成复杂,终端产品也都停止销美,目前呈现业务量大减状况。
整体而言,情势已完全是生存战。
观察产业界的现在进行式,美国对等关税9日正式上路后,由于各国政府与美方谈判仍未有结果,台厂在台湾、越南等东南亚的生产据点,几乎都已暂缓产品销往美国,如板卡、NB与手机等消费电子相关产品,几乎全面喊停。
相关供应链业者坦言,目前关税情势与市场整体需求完全无法掌控,只能先停止出货应对。
而业者表示,原以为美国市占低,受创程度就低,但产业链环环相扣,其他区域市场需求也将同步走弱,加上原料、零组件组成复杂,成本已全面飙升下,「砍单潮」已开始蔓延。
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印度、韩国、日本与马来西亚约24~26%上下,而柬埔寨、越南、泰国与台湾则分别高达49%、46%、36%及32%。
而中国在以34%报复性关税反制下,美国更加强势,对中国的关税提升至104%。然而,中国也丝毫不让步,于4月9日晚间宣布,报复性关税幅度一口气又增加了50%,对美国的关税提升至84%。
供应链业者表示,美国把逃生出口堵住,以消费性电子产品来说,台湾供应链从任何一地出货,最低20多%的关税,就已经几乎完全吃掉毛利。
目前也只能先停止出货,与美国进口商、经销代理等讨论涨价与分摊关税成本。但以台湾32%来看,各吞一半还是亏钱,涨价则是先调升已运往美国的现货库存,之后能不能大涨,则待政府谈判结果出炉及市场接受度后再说。
责任编辑:何致中
- 半导体关税不确定性 三星存储器价格传上调3~5%
- 川普再任Tesla市值大减 面临Elon Musk政治搅局危机
- 评析:川普2.0变与不变 「关税施压」掳获流量关注
- 川普关税威胁未解 中国拟收紧稀土开采
- 苹果、台积成难兄难弟 2纳米芯片新机前景堪忧?
- 美国关税风暴袭来 中国果链群起表态
- 德州有望成为科技新热土 苹果、富士康及Meta相继投资建厂
- 川普拟与习近平化解关税纠纷 考虑达成新版中美贸易协定
- 关税10%仍挤压获利 网通业2Q保守应对
- 兵贵神速因应美关税 台厂产能「对飞」策略
- 川普威胁利诱将造成产业外移? 政府提双硅谷计划广招印度人才
- 川普对等关税战意在中国 顺势重塑非中供应链布局
- 评析:川普自豪关税 台积投资案背后有何故事?
- 锂三元电池蒙阴影 台厂因应地缘政治夹击且看且走
- 苹果AI不振、关税重击 内外夹杀下成损伤最钜者
- 评析:川普2.0子弹全球扫射 英特尔、GF只求芯片关税「罩得住」
- 英特尔若分拆 估总价值逾2,000亿美元
- 汽车零件关税恐出连环拳 台系厂多管齐下寻解套
- 评析:台积对美增资案游戏规则怎麽定?美国立场今非昔比
- 中国产线如何调整?零组件业者三种因应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