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火下的「平行时空」 台积电三绝招拼过三关
川普政府掀起「关税新核战」、美国再度释出AI禁令、台积电被迫在美扩大投资,三大关卡正考验台积后续营运。
市场多半认为,全球经济恐全面衰退,更甚2008年金融海啸。不过,台积第2季财测却超乎市场预期,也丝毫没有改变全年美元营收25%成长目标。
台积针对市场传言辟谣,包括未曾与英特尔(Intel)等洽谈合资事宜,以及先进封装CoWoS产能仍受惠AI需求,维持翻倍成长。
赴美扩大投资一事,也不影响长期53%毛利率目标,德国、日本扩产顺利,业界甚至认为,台积彷佛跟电子产业上下游供应链众厂相比,位处于「平行时空」。
台积电过三关三绝招:不抗旨、守独家、大涨价
「不抗旨」,系指对美国政府要求使命必达,也就不会像部分大厂硬碰硬,最后付出对立代价。
「守独家」,危机也是最大转机,关税新核战难避,经济或会衰退,但终究会好转。
长期观察,半导体需求仍在,然会汰弱留强。台积原本就制霸晶圆代工,制程技术、产能都有绝对优势,各芯片大厂现阶段没有转单、砍单机会,甚至可能在乱世中抢走对手订单。
「大涨价」,市场传出,台积仍握有强大的代工「涨价」话语权。
台积可以化解在美扩大投资带来的毛利率稀释、获利减损。川普关税战主要希望「美国制造」重返荣耀,但意外也让原本下单保守的美系客户,不得不扩大在台积美国厂投片规模。
台积可成功转嫁美国厂营运高昂成本,对手群则陷入危机,估计供应链对于台积依赖度更增。
关税不确定性 意外带动急单
据了解,台积第2季财测优于预期,除原本高价3、5纳米制程一直满载,客户也没选择外,部分受益关税政策不确定高,美中等各国供应链全力备料、拉货催生急单。
如先前华为赶在禁令生效前,派出专机来台载运芯片,有多少拉多少。日前业界也传出,苹果(Apple)也出动5架满载iPhone等产品的飞机。
不只是苹果,各大大小小芯片、零组件到终端代工、品牌都是倾全力赶工生产,拉高库存以因应关税大战。
不过,有供应链业者仍保守看待,提及台积电也释出「供需比先前平衡,但需求依然强劲。」的状况,此句话隐藏伏笔,也就是没那麽吃紧了。
此外,台积电目前在晶圆代工市占率近7成,7纳米以下达9成,台积对外释出的字句、态度都可能影响全球客户与供应链。
值得注意的是,晶圆代工端原本就与终端电子下游反应实际市况需求,有「时间差」。也就是说,现阶段可能没有客户砍单或看淡后市,但下半年就很难说。
美国扩厂进度、速度不减反增
另外,供应链不断传出扩产延宕,但台积仍强调,德国、日本厂一切顺利,也释出美国亚利桑那州第二座、第三座厂进度,皆按先前规划提前半年量产、建厂,同时加码第4~6座厂规划。
台积也特别指出,美国厂未来占2纳米以下制程总产能3成,此主动揭露策略,也被认为是向美国政府说明台积决心与效率,希望外部压力能就此释放。
然而,设备大厂ASML首季订单金额大幅缩水,季减44.5%,半导体需求放缓隐忧浮现,但最大客户对于2025年仍是维持乐观维稳,市场有些不理解。
对此,半导体供应链则分析,ASML业绩衰退恐来自「非台积」客户,包括遭美国扩大封锁的中系客户,以及资本支出缩减的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或英特尔。ASML营运动能减弱,与台积电的议价空间也跟着缩减。
最后,台积电维持AI需求强劲说法,CoWoS封装产能翻倍,但市场不断传出订单有所调整,延后拉货与减单来看,供需实况似乎拼凑不起来。
供应链对此表示,扩产是既定计划,但何时实现进机、量产则未确立,目前政经局势混沌不明,台积先盖厂再说,产能增减也属谨慎动态调整,设备业者订单维持现况,拉货则看情形,整体估计,暂时未有太大变化。
责任编辑:何致中
- 与美国关税谈判优先 墨西哥阻挡比亚迪设厂计划
- 大而美法案过关 美国7,500电动车购车补助9月30日结束
- Jeff Bezos见缝插针 争取白宫航太大单
- 关税高利率双重打击 Lucid交车数与产量双双低于预期
- 从越南关税到泰国 台PCB业者忧东南亚适用相同税率
- 越南关税谈判亚洲首例 光学业者坦言影响程度不一
- 关税与市场景气难料 日方关心日月光北九州投资进度
- Tesla销量续降 Elon Musk尚无扭转大计
- NVIDIA GB系列需求劲扬 台积电可望抵销汇率、关税风险
- (导论)美国、越南关税框架底定 「洗产地」防治仍待厘清
- 越美关税坐实陈其宏「神预测」 台显示器供应链当地续投资
- 越南关税率先敲定 零组件厂盼东南亚政策早定调
- 台网通厂盘算总成本 静待越南转口细节
- 中印关系微妙 富士康运筹帷幄寻求多赢契机
- 美越转运货物课税40% 供应链紧盯施行细则
- 苹果越南供应链成本升高 产品涨幅成未知数
- 大众2Q25在美销量跌3成 关税非主要凶手
- 川普宣布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 「大而美法案」突袭 再生能源恐遭毁灭性打击
- 全球在地化成大联大改组动力 「三合一」提升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