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折叠手机力拼晋升主流 从三星新品谈起
品牌龙头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于全球发表Galaxy Z系列新机,看似例行公事的新品发表会,却是掀开了折叠手机市场竞争的新篇章。
对应OPPO、华为、vivo、Google、小米、摩托罗拉(Motorola)等业者的强势竞争,2025年三星折叠手机的经营布局,除了攸关其能否续稳坐销售龙头的位置外,另外的关键问题在于:
折叠手机在问世近6年的时间后,「能否」以及「如何」激发市场需求,而让其真正成为高端手机的主流产品线,已到重要的转折枢纽。
三星于2019年推出首款折叠机Galaxy Fold,开启折叠手机的竞争序幕,伴随更多业者推出产品抢市,已让折叠手机的年出货量,达近2,000万支上下。
品牌力与研发力赛场 小众但不可小觑
即便折叠手机仍属小众市场,但其实成为了手机业者展示研发肌力、提升品牌价值等所仰赖的产品线。
在手机市场饱和且渗透率已高的今日,业者在行销资源的投放上,以宣扬折叠手机的操控体验,替代产品性价比广宣等的作法,看似又将更为高效且顺理成章。
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即使折叠手机还兼具大小屏幕切换、更易于拍照使用,并可同步执行多应用程序等特点,但另一方面,内屏幕的折痕、待机时间、厚度轻薄度等,仍是外界对折叠手机的主要诟病点。
此外,虽然折叠手机在实时语音翻译、拍照等应用上较直立造型手机具备优势,但缺乏专属的杀手级应用,以及相对高昂的售价,亦续为影响其销售普及的天然屏障,也是其市场规模迟迟无法成型的主要关键。
三星领跑折叠赛道 世界冠军仍被紧咬
也因此,从三星的角度来看,虽然2025年折叠新品在硬件效能提升,厚度及重量的轻量化表现等方面持续进化,同时三星也藉由One UI、生成式AI替产品加值赋能;但摊开竞品的规格、产品厚度与在手机影像处理等方面的表现,不难察觉,三星原先在折叠手机市场中所拥有的领先优势,正逐步被拉近当中,这是三星不容忽视的警讯。
另一方面,折叠手机市场规模虽预期将持续扩大,但近3年市场成长性停滞,则是不争事实,如何联手拱大市场,亦仍有待众业者共同努力。
若聚焦回台湾市场方面可得,除三星外,包括摩托罗拉、vivo、OPPO等业者,亦已在市场推出折叠手机销售。
其中,三星拿下最高的销售占比,然从整体市场需求来看,碍于市场渗透率已高、换机周期拉长等因素影响,让2024年台湾折叠手机市场销售量,较2023微幅下降约8%。
换机诱因浮现 折叠手机拥抱AI
至于折叠手机的使用与销售状况,手机业者表示,由于上下翻摺的手机售价较具优势,市面上可选购的品项也较多,让其为目前折叠手机的销售主力,与左右翻摺的手机销售比重约在7:3上下。
再以三星的Galaxy Z Fold 6与Flip 6系列折叠手机销售分析,可得Fold系列手机以男性用户使用居多,占比超过70%以上,而Flip系列则以女性用户为多,占比超过60%;另三星折叠系列手机推出后,竞品转换率约达30%上下。
另外,生成式AI快速发展,成为消费者换机的主要诱因,以三星S25系列手机为例,用户最偏好的AI功能,以查找圈、通话实时翻译、翻译助理、生成式相片编辑、音讯橡皮擦等为主,预料此应用趋势也将同样在折叠手机上复制发生。
至于在折叠手机芯片竞争、相关零组件供应链的状况,请见DIGITIMES系列议题报导。
责任编辑: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