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白氏发布2025年第3季度GBOI 行政院特别预算与供应链重塑成关键支撑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6
Event
DFORUM

邓白氏发布2025年第3季度GBOI 行政院特别预算与供应链重塑成关键支撑

  • 台北讯

2025年第3季度,GBOI下降6.5%,BOI逆势回升1.5%,行政院特别预算与供应链重塑成关键支撑。邓白氏
2025年第3季度,GBOI下降6.5%,BOI逆势回升1.5%,行政院特别预算与供应链重塑成关键支撑。邓白氏

美商邓白氏(Dun & Bradstreet)于今日发布「2025年第3季全球企业乐观指数分析报告」(GBOI)及「台湾企业乐观指数调查」(BOI)。报告显示,在全球贸易放缓、潜在关税威胁与销售动能疲弱的背景下,全球企业信心再度下滑,整体GBOI季减6.5%,为连续第3季下跌,年初至今累计跌幅已达近20%。

然而,在整体下行的全球趋势中,台湾企业乐观指数则逆势上扬,季增1.5%,与韩国、尼日利亚及英国并列全球仅4个呈现正向成长的经济体。此回升可能与行政院新台币4,100亿元特别预算、出口订单提前释出与部分东南亚产线转单效应有关,显示台湾企业具备初步应变韧性。

数据来源:美商邓白氏2025第3季《全球企业乐观指数分析报告》(BOI)。邓白氏

数据来源:美商邓白氏2025第3季《全球企业乐观指数分析报告》(BOI)。邓白氏

全球总体观察:出口需求疲软  政策与关税不确定性持续升高

2025年第3季全球企业面对出口需求转弱、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及高利率环境持续等多重挑战,对未来景气的信心明显转趋保守。

供应链布局调整、投资缩手与资金压力升温,正成为企业调整营运节奏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际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为全球贸易环境增添了不确定性。

各国企业、包括台湾市场,都在密切关注其对供应链布局与市场策略的影响。多数产业与区域的企业信心同步下滑,显示全球经济仍处于高压震荡期,企业普遍采取更审慎的策略应对变局。

台湾企业逆势展韧  台经院及邓白氏示警未来仍需审慎应对

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指出:「第2季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除了关税及汇率波动外,以伊冲突升温,更引发企业对能源、航运与经济稳定的忧虑。

展望下半年,尽管美国政府已采取移动缓解关税紧张情势,但其贸易政策走向尚未明朗,不确定性仍高,使得全球制造业对未来景气多持保守观望态度。这与邓白氏报告中全球GBOI指数持续下跌,以及制造业乐观程度明显降温的趋势一致。」

邓白氏国际市场首席营运长鲍文安(Julian Prower)表示,「尽管地缘政治持续紧张、贸易摩擦未解,全球企业乐观指数连季下滑,台湾却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初步韧性。本季台湾BOI小幅反弹1.5%,与全球整体季减6.5%的趋势形成对比,反映出台湾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的调整能力与应变速度。部分企业已着手重新配置供应链、扩展多元采购来源,并结合政策支持来因应外部冲击。然而,获利、定价与人才招募等指标的下滑也凸显出企业对未来的审慎态度。面对融资成本上升与市场需求不明等挑战,企业仍需保持高度警觉,并灵活应对政策与经贸情势的变化。」

2025年第3季「全球企业乐观指数分析报告」(GBOI)关键发现:

1. 全球企业乐观指数:本季GBOI季减6.5%,已是连续第3季下滑,年初至今累计跌幅已达近20%,显示全球企业对未来景气的信心持续探底。在各产业中,制造业的跌幅最为明显,达到-8.3%,远高于服务业的-5.4%。

进一步分析,金属制造业(-14.6%)、汽车业(-12.5%)和机械设备制造业(-11.1%)受创最深,这可能与全球需求疲软及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对重工业的直接冲击有关。无论是先进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其指数都同步下滑 6.5%和6.4%。

2. 全球供应链连续性指数:全球供应链连续性指数本季季减9.7%,延续了年初以来的负面趋势,表明企业对供应链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信心持续减弱。与企业乐观指数类似,制造业在此项指标的跌幅(-13.6%)也明显高于服务业(-7.5%),反映出制造业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塑和地缘政治风险下的敏感性。

3. 全球商业财务信心指数:全球商业财务信心指数本季下滑3.4%,显示企业对自身财务状况的信心普遍趋于保守。在台湾尽管跌幅相对较小,微跌0.3%,但这已是连续第3季下滑,并降至7季以来的新低。这明确反映出台湾企业对于当前高利率环境下的借贷成本、市场的收款效率以及整体风险控管的压力正在持续升温。

4. 全球商业投资信心指数:全球商业投资信心指数本季下跌13.1%,创下近三季以来的最大跌幅,凸显了全球企业在当前不明朗的经济前景下,对于资本支出和扩张计划普遍采取观望态度。在台湾,中型企业的投资信心骤跌31%,反映出中型企业对于未来经济条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导致其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更加谨慎。此种保守的投资行为,可能会成为未来经济成长的阻力。

5. 全球企业ESG指数: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全球ESG指数在第2季仍微幅上升0.1%,主要由新兴经济体所带动,显示企业对于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的关注并未停滞。在台湾市场,ESG指数本季季增5.3%,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成长6.9%和4.2%,这一显着成长可能表明台湾企业正积极朝向永续营运方向调整,并因应即将于2026年上路的CSRD企业永续报告指令,将永续发展纳入其核心营运策略。

2025第3季台湾企业乐观指数调查(BOI)关键发现:

尽管台湾整体指数略有提升,但企业对未来营运的审慎态度未见松动,包括获利能力、产品定价与招募意愿等三项子指标皆降至近两年新低,凸显企业对于高利率环境、内需疲弱与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关注持续升温。

1. 各产业乐观指数:制造业反弹4.4%,结束3季下滑,主因为出口订单提前释出,出口乐观度大增17.4%。这波出口订单的提前释出,可能与部分企业为规避未来潜在的关税变动,或是配合客户供应链调整而加速出货有关。服务业则连续第3季下滑(-0.8%),创近两年新低,反映出企业对内需、市场价格与人力规划的审慎态度。

2. 各企业规模乐观程度:小型企业指数上升3.3%,中型企业微增0.8%,大型企业则仅增0.2%。小型与中型企业乐观情绪回升,可能受惠于行政院新台币4,100亿元专案预算的支撑,该预算涵盖融资协助、就业稳定措施与电力补贴等项目,尤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主要受惠对象。

3. 产业别各项指标乐观程度:5项产业别各项指标乐观程度中,包括销售价格、净利润与雇用员工数等3项,皆降至7季新低,显示企业营运信心仍处观望状态。

4. 供应链风险观察:台湾供应链连续性风险指数本季下滑18.2%,显示前季回稳趋势未能延续。这可能显示在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关税壁垒潜在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调整与风险分散时,仍面临显着的挑战,尤其对于资源相对有限的中型企业而言,其应变能力可能受到更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