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攻全球5000亿美元银发乐龄商机长庚大学扮演产官学研交流平台
随着全球高龄人口比例持续攀升,银发照护服务与创新产品需求快速成长。根据 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银发经济市场规模达 2,753亿美元,预估至2033年将突破5,454亿美元。为促进乐龄照护技术发展与产学合作,协助台湾产业掌握高龄化所带来的庞大商机,长庚大学于7月4日举办「乐龄照护银光商机技术媒合会」,邀集产业、公协会及学界多位专家共同探讨未来市场趋势与技术应用。
长庚大学技术合作处技合长陈敬勳指出,随着先进国家逐步迈入高龄化社会,乐龄照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长庚大学早在多年前即投入长照与高龄照顾领域,目前已累积丰硕成果。若长者的身体更健康时,自然有助于减少卧床年限,降低家庭、社会成本等支出,让家庭成员更没有负担。
长庚大学也观察到市场对健康管理的高度需求,并透过医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与智能运算学院等四大学院跨域合作,开发多项照护方案。陈敬勳进一步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广研发成果至产业端,为长者打造更便捷、安心的生活环境
降低护理负担、提升照护品质 带动医疗信息蓬勃发展
根据国发会统计,台湾于2018年正式迈入高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14%,预估2025年将突破 20%,进入超高龄社会。虽然健保制度备受国际肯定,然而护理人力短缺问题日益严峻,目前台湾夜班护病比达1:13-15,远高于国际标准1:8-10,严重影响照护品质与护理师负荷。
为解决人力瓶颈,全球愈来愈多企业投入智能医疗科技研发,透过数码化与自动化设备,减轻护理人员负担、提升整体照护效率。
长庚大学电机系教授兼工学院副院长张永华指出,现今护理师在处理尿袋过程中,面临耗时、风险高等四大挑战。为此,我们推出全自动多功能尿液处理系统,具备「降低人力负担」、「尿液数据分析」、「符合临床需求」等三大特色,是纾解临床场域实际照护负担的解决方案,适用于ICU、长照机构等高需求场域。
嘉硕生医电子新事业处处长刘思恒则指出,面对高龄者对于住院的排斥,居家照护需求日增,因此推出可结合智能照护床垫的「艾普定免疫定量分析仪」与家用版设备,提供在宅医疗的实时检测功能,也可应用于亚健康族群的血脂健康管理,及早侦测健康风险,减少医疗负担。
善用智能量测设备 掌握照护健康状况
预估2025年台湾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456万人,银发市场至2030年更将突破3万亿元规模。若再加计约123万身心障碍人口,对健康促进与照护服务的需求势必大幅攀升。在人力资源有限与少子化冲击下,透过智能科技补足照护缺口,成为实现高品质长照的关键。
长庚大学早疗所教授程欣仪表示,该校团队研发的「智能球动作评量系统」可藉由分析长者拍动球的过程,评估其平衡力、协调性与反应力。「透过此一整合式管理平台,学校与照护机构可实时掌握被照护者的身体状况,广泛应用于教育、复健及长照场域。」
长庚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谢万云指出,团队是从使用者需求为核心打造合适的银发科技解决方案,进而架构一个整合产官学医的合作平台,全力推动长照创新。我们非常欢迎长照机构、社区中心导入使用,更希望能与ICT、复健设备业者共创应用。
长庚大学物理治疗系郑智修则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高龄者可透过日常生活活动,达到改善肌力、平衡等能力,进而提升移动能力与自主性,有助于降低跌倒风险。而长庚大学开发的负重式倒退行走训练平台,经过临床实验证明大约经过八周训练即能明显改善高龄者的活动力,我们也希望能与更多照护机构合作。
活用认知训练系统 延缓失智与衰退风险
失智症是高龄社会另一重大挑战。根据统计,台湾每年失智照护与医疗支出高达新台币2,097亿元,占GDP的1.2%。若能透过系统化的认知训练,有助于延缓大脑功能退化、预防失智症发生。
长庚大学职能治疗学系副教授庄宜静指出,我们设计的田园教练虚拟实境认知训练系统,是要让长者身历其境于生活化园艺活动情境中,增加参与训练之动机。这套融入休闲活动认知训练方式,提升长者的基本与进阶认知功能,如注意力、处理速度能力、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力、计算能力等,进而达到降低认知衰退问题,避免发生失智症的问题。
长庚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教授郑美玲说,肌少症是高龄族群常见问题,往往与营养不良、活动量不足及慢性病有关,改善方法则是从「肌肉训练」、「营养治疗」等两大面向进行。我们在国发会计划补助下成立「台湾代谢体技术研究及应用产业联盟」,希望能与各产业或单位携手合作,共同探索精准营养与代谢体学之应用合作机会。
在全球银发经济快速成长的趋势下,长庚大学积极发挥产学桥梁角色,整合前瞻研发与临床实务,推动银发科技与创新服务发展。未来将持续链结产官学研各界力量,助力台湾成为全球高龄化挑战中乐龄科技的创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