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瓶颈突围 应用材料公司以MAX OLED解决方案打开中大尺寸显示市场新局
在全球高解析、高效率显示器需求不断提升的驱动下,OLED技术在高端智能手机中成为主流,但要进一步渗透至平板、笔记本电脑、电视,乃至车载与AR/VR等应用装置,仍面临技术与制造成本上的挑战。特别是当面板面积增大后,传统OLED制程在分辨率、亮度、良率与功耗方面的限制就更加显着。
「这里蕴藏着超过千亿美元的市场机会,」应用材料公司(以下简称应材)显示器事业群台湾区业务总经理郑仕易表示。作为材料工程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应材观察到现阶段OLED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虽已突破5成,但受限于制程瓶颈,大尺寸OLED的应用,如平板、笔记本电脑甚至电视,至今仍难以突破,「若要让 OLED应用再扩大,就必须解决大尺寸、高亮度下的功耗、制程良率与效能表现问题。」
导入微影蚀刻 MAX OLED带动制程与效能双突破
以目前市场上主流的FMM(Fine Metal Mask,精密金属遮罩)技术来看,郑仕易说当应用逐步迈向中大尺寸显示器,无论从制程、材料或是产品的效能表现等,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
由于FMM制程需预留较大边界,限制了像素开口率,使得光输出效率下降需以高电流驱动,将影响显示器使用寿命;此外,因FMM制程中需频繁使用化学品清洗,对制程稳定性及环境均有影响。
有监于此,郑仕易说应材提出全新的MAX OLED平台解决方案,以「微影蚀刻」技术针对FMM制程中的对位误差、开口率偏小与遮罩清洗等问题提出解方,是业界首度将此技术导入OLED制程,展现应材在制程技术应用的创新外,更进一步带动OLED在节能、省电、成本控管与终端应用的突破,可加速并扩大其市场导入。
由于Gen 8基板生产效率更高,透过优化每片玻璃所生产的显示器数量来降低成本,制造商可生产更大、更具成本效益的OLED面板;应材的MAX OLED垂直蒸镀技术可让OLED的制造玻璃基板尺寸从Gen6放大到Gen8更容易实现。
「与传统OLED相比,这样的技术能带来不少优化,」郑仕易说使用此系统生产面板可实现3倍亮度、2.5倍分辨率及5倍使用寿命,同时耗电量降低 30%可更节能。
跨应用落地 MAX OLED重塑显示产业版图
MAX OLED采用专门设计的无光罩制程,能够单独沉积与封装每个像素,这项专有的制造方法带来卓越的像素定位精度,使开口率提升至两倍以上,有助于支持大尺寸显示器应用。
此外,郑仕易表示,MAX OLED的垂直蒸镀技术提供更高的材料利用率—因OLED的有机材料相当昂贵,当利用率提升就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同时,相较FMM技术,MAX OLED可移除使用光罩清洁化学品,从而减轻显示器制程对环境的冲击,积极回应企业对 ESG 要求日益严格的永续生产需求。
据外媒报导,目前包括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SDC)、维信诺(Visionox)和日本显示器(Japan Display Inc.)等领先显示器制造商已将MAX OLED解决方案导入系统,进行量产性能验证。从消费端手机、平板电脑,到 AR/VR 穿戴装置、车用屏幕等新形态装置,都有望在MAX OLED技术的助攻下被实现,打破OLED在中大尺寸应用上的困境。
而对于这场技术转型的未来,「我们认为MAX OLED有潜力成为整个OLED显示产业的转捩点,」郑仕易语气坚定地说,未来当更多面板厂采用此架构,将有机会重塑OLED显示器的制造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