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格创东智工业AI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产研融合共创AI 智能应用 影音
researchmember
member

「香港大学-格创东智工业AI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产研融合共创AI

  • 美通社

4月16日,香港大学(以下简称为港大)和TCL 实业旗下的工业智能解决方案领军企业格创东智签订合作意向书,成立【香港大学-格创东智工业AI 联合实验室】。格创东智将于五年内拨款数千万港元予以建设运营实验室,开展工业AI技术的创新与实际应用的研究;同时委任港大副校长(研究)申作军教授为格创东智的荣誉首席科学家,为研发提供战略性指导和宝贵建议。签约仪式在港大校园举行,港大校长张翔教授,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先生出席仪式并致辞。其他参会嘉宾有港大副校长(研究)申作军教授,港大协理副校长(研究与创新)马桂宜教授,TCL实业副总裁、格创东智CEO何军先生等。


此次协作旨在结合港大深厚的人工智能研究基础和前沿技术,加速企业工业AI核心技术的研发,集中力量输出可落地的优质产品及服务;同时助力高校科研成果商业转化,促工业AI产业强劲发展。管理组织将由校企双方共同担任,申作军教授作为主任。双方同意透过上述协作模式开展工业AI技术的创新与实际应用的研究,研究方向将覆盖供应链运筹优化引擎、AMHS智能物料搬运调度系统、智能体与超级自动化应用、AI大模型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开发等。实验室目前在进行磋商沟通的第一个研发项目是AMHS智能物料搬运调度系统,港大的研究团队将与格创东智AMHS业务团队合作共研,助力格创东智AMHS业务板块实现千台OHT天车调度AI算法技术突破,强势推动智能装备再升级。此次研究方向秉承格创东智让工业更智能的企业愿景,亦同时体现了港大锐意于人工智能领域提升竞争力的决心。

港大校长张翔教授在开场致辞环节对此次合作表示看好,他表示:「香港大学与TCL集团的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正式启航,特别是在工业化应用方面。香港大学近年来在各学科领域持续完善并取得显着进展,汇聚了众多顶尖人才加盟,使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如今,我们正致力于将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工业应用和产业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先生非常支持此次合作。他强调:「 TCL高度重视AI技术的发展,仅2024年,TCL通过AI应用落地就创造了5.4亿元的经济效益。今天格创东智与香港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由香港大学副校长(研究)申作军教授出任荣誉首席科学家,这是 TCL AI 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在项目分享环节,TCL实业副总裁、格创东智CEO何军先生现身说法了工业AI联合实验室及一期重点项目的具体规划,并对项目表达期许:「格创东智积极响应港府建设规划,以香港为研发基地,加速工业AI创新,助力香港打造国际供应链管理新枢纽, 赋能国内外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此外,公司会以本次合作为起点,持续引入产业资源把握全球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机会。」


港大副校长(研究)申教授作为国际上被公认为是其所在领域的优秀学者,并作为港大主管科研的副校长,他在总结致辞中表示:「港大与TCL的合作标志着我们在AI领域的进一步突破,尤其是在工业应用方面。AI是当前的大趋势,港大早已布局,例如建立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并推动前沿研究。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基础研究,还将AI融入各学科,甚至影响全球教育。TCL作为Technology Change Leader,在李董事长的带领下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此次合作将结合港大的科研优势与TCL的产业经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实验室,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和供应链的进步。作为实验室负责人,我将与TCL深入合作,并邀请港大师生及投资者共同参与,共创未来。」

事实上,本轮AI产业周期伊始,香港特区政府就提出前瞻性举措。2022年发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明确提出重点发展AI产业,为推动香港AI发展制定了策略方针及移动纲领。2025/2026财政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批准5个由香港本地大学、科研机构等牵头的项目,加速推动多个大模型相关研发工作。


伴随实验室成立,香港大学将借力企业的实际应用场景和资金支持,促使自身科技创新更加聚焦产业痛点,加速科研供给与产业需求高效匹配与精准对接。同时,借助香港作为东南亚重要链接点的优势,实验室的 「技术研发-场景测试-全球推广」的业务模式,将为东南亚制造业提供可复制的智能化升级路径。另外得益于香港国际人才储备优势,通过实验室项目的向深向实,为香港及辐射区域提供数量客观科研岗位,吸引入更多学者与研发工程师加入,从而进一步助力香港储备更多工业AI人才,夯实工业AI 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