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AI电源布局10年有成 以4大关键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智能应用 影音
Event
DFORUM

台达AI电源布局10年有成 以4大关键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 台北讯

台达电源及系统事业群副总经理郑谢雄。台达
台达电源及系统事业群副总经理郑谢雄。台达

随着AI服务器算力飙升,不仅对电源与散热系统的需求大幅成长,也推动电源从过往的辅助角色,一跃成为AI基础建设的核心战略元件,对电源厂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新的挑战,更是重塑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契机。

台达电源及系统事业群副总经理郑谢雄表示,在全球AI服务器电源市占率已超过5成的台达,其成功并非偶然,早在10年前,台达便前瞻性地启动相关战略布局,成功建立4大优势,才能在AI服务器电源需求爆发的关键时刻,迅速掌握市场先机并取得领先地位。

首要优势: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

AI浪潮引发电源产业结构性变革,电源厂不仅要因应IT机柜电力需求的大幅成长,更必须提升电源供应器的功率密度。为此,台达充分运用自身在技术创新上的能量和经验,持续推动产品升级与变革,精准回应市场需求。

例如,因应电源设计从嵌入式(Embedded)逐渐转向集中式(Centralized)的产业趋势,台达在既有机架式电源(Power Shelf)产品外,进一步推出电源机柜(Power Rack)解决方案,将电力模块从IT机柜中独立出来,有效满足GPU算力快速提升所带来的庞大电力需求。目前Power Rack已与客户展开合作,预计2026年将有具体应用案例问世。

优势二:为建立更紧密的客户合作模式

在基础设施建立在AI高效运行的需求下,电源是否足以支撑GPU的高效运行,会直接影响AI训练与推论的效能表现。台达与芯片厂客户建立紧密联系,从平台设计阶段就开始合作,一改过去单纯遵循CPU平台规格设计电源产品的做法。

同时,台达更积极扩大客户合作版图,将服务对象从CPU、GPU、ASIC商延伸至云服务供应商(CSP),透过完整的产品线、丰富的芯片商合作经验及稳定的产品品质保证,可以根据CSP业者需求量身打造定制化电源解决方案,协助CSP业者加速产品上市进程、提升市场竞争力。

优势三:为打造全球分散式研发团队

因应全球供应链去中心化趋势,台达近年来积极调整研发布局,从过往集中在台湾与中国两地,转变成强化在地的研发能量。目前已在美国、德国、印度、泰国等地设立具规模的研发据点,并透过内部IT系统与协作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实现跨区域联合设计与A地设计B地制造的分散式生产模式。

郑谢雄表示,透过数码工具串起各地研发人力,便可切分定制化专案的任务,并交由不同时区的研发团队分工完成,确保专案在接力式开发中持续推进,有效提升执行效率,并满足客户想要加速产品上市的期待。

优势四:打造高度自动化产线  确保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台达从数年前就开始提升自动化生产比重,并持续优化品管系统,可高度掌握并实时发现生产异常状态。更重要的是将自动化考量提前至产品设计阶段,要求研发团队在开发初期即需评估自动化制造的可行性,当产品升级至下一时代时,提高自动化制造的比重,藉由自动化生产来提升产品品质与确保如期交货,克服缺人缺工的挑战。

台达在AI服务器电源市场的成功,充分展现了策略前瞻性与执行力的重要性。从10年前的提前布局,到今日成功建构4大优势,台达不仅成功抢得AI时代电源产业的先机,更彰显出台湾科技产业在全球AI基础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