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企业迎战ESG潮流 京华广场推出永续城市商办园区
近日,在一场国际高峰论坛中,来自政界、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与威京总部集团主席沈庆京,就台湾零碳排放和全球ESG潮流等议题展开许多讨论并提出建言。活动中邀请总统蔡英文发表开幕致词,蔡总统强调解决目前民众最忧心的电力及水源供应问题,关键在于环境永续的努力。她相信,只要政府与民间齐心努力,就能朝永续发展的目标迈进一大步。
经济部政务次长曾文生表示,减碳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减碳的方法,净零碳排更是最困难的目标。欧盟即将实施碳边境税(CBAM),这将对台湾的贸易造成影响,因此台湾必须跟随国际趋势实施碳税和碳费政策。他表示,排碳者付费已成为国际共识,碳有价化的时代即将到来,预期效益包括外部成本内部化、提高绿能使用、产业节能动力、接轨国际CBAM规范。为了落实减碳转型,经济部正积极打造绿能产业生态系,以风、光、热、海、氢、储、汇七个领域带领企业共同努力。
玉山银行董事长黄男州表示金融业是推动永续的重要力量,透过转型发展永续金融,协助企业管理ESG风险,并达成净零排放的四个要件,包括国际有共识、政府有政策、企业及个人有作为及市场要有力量。他引用美国总统拜登的话「好的气候政策,就是好的经济政策」,强调金融业可利用资金与税为手段,让做得好的人与做不好的人付出不同代价,这是金融发挥角色最重要的影响力。
史丹佛大学多尔永续发展学院院长Arun Majumdar警示气候变迁所带来的多重海啸,包括能源与水资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除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及「负排放」双管齐下外,他提出「永续加速器」做法,如延长电网储电时间、大规模制氢系统和钢铁水泥产业的净零目标等,透过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合作,运用政策杠杆规模化想法,发挥影响力。
台中市市长卢秀燕分享台中市近年来对于零碳排放的成果与愿景,提到被CNN评选为全球九大城市新地标的陶朱隐园」是以友善生态的方式打造一座都市垂直森林的住宅,因此推动建筑垂直绿成为台中市调整相关法规的目标。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也在论坛上谈到台北市的低碳绿能城市目标,并引用「陶朱隐园」这座世界知名的艺术建筑作为范例,特别推崇沈沈庆京深具远见的理念。
接着,台北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坚明以「展望2050永续建筑」为题,分享国际建筑趋势。他首先肯定了沈庆京以实际移动引领建筑业减碳风潮的雄心、魄力及做法。此外,李坚明强调高楼层种树吸碳抗暖的重要性,指出一棵树每年可捕捉50万吨碳的效益。他呼吁大家跟随威京集团的脚步,于建筑中在阳台种植树木,共同努力实现永续城市的目标。
美商杰明(Stantec)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总经理黄靖修指出,「依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在自然灾害里水灾害占比最高。」并呼吁尽速建置加强有关「城市水务工程的韧性与永续,包含开发循环系统、透过修复与复育强化韧性、与水共存、安全水源保障粮食生产、科技/智能与智能、人人有水。」等六大面向来改善,以全面性提升用水效率,减少因缺水对环境造成的冲击。
威京总部集团主席沈庆京以产业界代表的身份,感谢经济部主管机关、台北市、台中市首长以及各界学者专家对「陶朱隐园」致力于城市吸碳抗暖贡献的肯定。他指出,台湾地狭人稠且为出口导向国家,若以外销金额来看,人均碳排将位居首位,未来企业将面临愈来愈严格的出口条件,加上课徵碳税碳费的高隐性成本,企业必须具有ESG优势才能存活。因此,他号召所有企业落实吸碳一小步、抗暖一大步的精神,让进驻在京华广场的企业将更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得以永续成长、永续发展。
2023年是人类迈向净零碳排的指标性一年,也是京华广场顶级商办园区的ESG元年。打造一座让企业在「人才流、资金流、产业流不断链」,「菁英汇聚,招兵引将」以及「维持营运成长令同仁更幸福」的ESG未来商办,「在城市中心 种下一座未来」就是我们共同的目标。